糖尿病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及心律失常等症状。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属于糖尿病特异性心肌病变。
1、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早期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胸闷、易疲劳等症状。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E/A比值异常,但此时收缩功能可能仍保持正常。这种情况与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有关。
2、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在轻度体力活动时出现明显气促,如上楼、快走时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肌顺应性下降导致心脏充盈受限,心输出量无法满足机体需求所致。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衰老或缺乏锻炼的表现。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夜间平卧时突发呼吸困难,需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这与夜间回心血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有关,提示已出现明显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肺水肿,属于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情况。
4、下肢水肿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多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糖尿病患者出现水肿时需注意与糖尿病肾病、静脉回流障碍等疾病鉴别。长期水肿可能导致皮肤营养性改变和感染风险增加。
5、心律失常常见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与心肌纤维化、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以心悸、心跳不齐为首发症状,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有氧运动,避免吸烟饮酒。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改善心肌代谢、控制心衰进展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