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3小时血糖正常值一般应低于7.8毫摩尔每升。若血糖值处于7.8-11.1毫摩尔每升之间可能提示糖耐量异常,超过11.1毫摩尔每升需警惕糖尿病可能。
健康人群进食后血糖会逐渐升高,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在胰岛素作用下缓慢下降。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消化吸收较快,血糖上升幅度较大,而高蛋白或高脂肪食物对血糖影响相对平缓。血糖仪检测时需确保操作规范,采血前清洁手指,避免挤压指尖导致组织液稀释血液。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可能出现生理性血糖升高,但饭后3小时血糖仍应控制在6.7毫摩尔每升以下。
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餐后3小时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伴随心悸、出汗等症状,需排查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胃排空过快等情况。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导致餐后血糖持续偏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加速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增大,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建议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饮食注意粗细粮搭配,每餐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暴饮暴食。餐后30分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帮助血糖代谢,避免立即卧床或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