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血液科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可能由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输血治疗、脾切除手术等方式治疗。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形态异常,容易被脾脏破坏。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叶酸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脾切除手术。

2、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患者常见面色苍白、发育迟缓等症状。治疗包括定期输血、使用去铁胺注射液等铁螯合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方法。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因免疫系统异常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所致。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血红蛋白尿等症状。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效果不佳时可使用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

4、药物性溶血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奎宁等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寒战、腰痛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时可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

5、感染因素

疟疾、支原体肺炎等感染可能直接破坏红细胞或诱发免疫反应。患者除贫血症状外还伴有原发感染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抗疟药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或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分散片,同时纠正贫血。

溶血性贫血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感染、慎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烧伤 白血病 高弓足 鼻真菌病 卵巢破裂 接触性皮炎 晶状体损伤 精囊恶性肿瘤 老年性白内障 2型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