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切除,但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前列腺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并发症等情况。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等。
前列腺作为男性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分泌前列腺液、参与精液形成等功能。当发生恶性病变或增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医生会考虑手术干预。前列腺癌患者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通常先尝试药物治疗,仅在出现反复尿潴留、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时才建议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高龄患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前列腺切除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盆底肌训练。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初期可能出现血尿,应增加水分摄入。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监测排尿情况,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保留性功能的患者术后恢复期应避免性生活,具体恢复时间需咨询主治医生。
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0%-40%,具体比例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术前盆底肌功能等因素相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微创手术后,尿失禁发生率通常为10%-20%。这类手术对尿道括约肌损伤较小,多数患者术后1-3个月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恢复控尿功能。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因需完整切除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尿失禁发生率可达30%-40%,尤其多见于高龄或术前存在排尿困难的患者。术中保留神经血管束的技术可降低风险至15%-25%。术后6-12个月是功能恢复关键期,持续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尿动力学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占术后尿失禁的70%以上,急迫性尿失禁约占20%,混合型不足10%。使用人工尿道括约肌或男性吊带等手术治疗适用于顽固性尿失禁,有效率可达80%-90%。
建议术后早期开始盆底肌康复训练,每日重复进行收缩练习,逐步增加训练强度。避免提重物、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控制咖啡因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定期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必要时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穿着吸水裤或使用集尿器可提高生活质量,严重尿失禁患者可考虑尿道悬吊术等外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