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是一种由胃窦和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主要生理作用包括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增强胃肠蠕动以及调节胰液和胆汁排放。
胃泌素通过与胃壁细胞表面的CCK-B受体结合,激活质子泵,直接促进胃酸分泌。这种作用在进食后尤为显著,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胃扩张均可刺激G细胞释放胃泌素。胃泌素还能诱导组胺从肠嗜铬样细胞释放,通过旁分泌途径进一步强化胃酸分泌。除调节消化功能外,胃泌素对胃黏膜具有营养作用,能促进胃上皮细胞和肠嗜铬样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维持胃黏膜屏障完整性。动物实验显示,长期给予胃泌素可导致胃黏膜增厚。在胃肠动力方面,胃泌素能增强胃窦部收缩幅度,同时松弛幽门括约肌,协调胃排空过程。其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表现为适度刺激胰酶分泌,并通过促进胆囊收缩素释放间接调节胆汁排放。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刺激胃泌素分泌。高蛋白饮食和酒精可能过度刺激胃酸分泌,长期如此可能增加胃黏膜损伤风险。建议采用细嚼慢咽的进食方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量。若出现反酸、烧心等胃酸过多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胃泌素瘤等病理情况。维持良好的饮食节律和食物选择对胃泌素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