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炎的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症可能仅表现为低热、头痛,重症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儿童脑炎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病原体类型、免疫状态、就医时机等因素有关。
儿童脑炎早期症状常与普通感冒相似,如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容易被家长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颈部僵硬、畏光等脑膜刺激征。这些症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需立即就医评估。
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抽搐、肢体瘫痪等严重表现。疱疹病毒性脑炎等特定类型可能遗留认知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免疫缺陷儿童或新生儿感染后症状更隐匿但预后更差,需高度警惕。
家长发现儿童有发热伴精神行为异常时,应立即就医排查脑炎。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意识状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恢复期可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定期随访评估认知发育。日常注意疫苗接种、防蚊防病,降低感染风险。
病毒性脑炎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具体病原体类型。
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可能通过飞沫、接触或粪口途径传播。这类病原体具有人际传播能力,患者需隔离防护,避免共用物品,接触者应加强手卫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虫媒病毒性脑炎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但疫区需防蚊灭蚊。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引发的继发性脑炎,其传染性源于原发疾病。原发病的传播期过后,脑炎阶段通常不再具有传染性。部分罕见病因如狂犬病毒、HIV相关脑炎,传播途径特殊且概率极低。
病毒性脑炎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环境通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