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晚上睡觉老是打呼噜可能由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肥胖、感冒鼻塞、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反复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增生肥大,阻塞后鼻孔引发打呼噜。患儿常伴张口呼吸、睡眠憋醒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水肿,或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听力下降等并发症。
2、过敏性鼻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引发鼻黏膜肿胀,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患儿多伴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家长应定期更换床单,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
3、肥胖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仰卧时舌根后坠加重通气障碍。这类儿童常伴白天嗜睡、多汗等症状。建议家长控制孩子每日热量摄入,增加跳绳等有氧运动,体重下降后打鼾多能改善。
4、感冒鼻塞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通常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缓解鼻塞,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家长可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帮助分泌物排出。
5、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喉部结构异常导致气道狭窄,多见于新生儿期,表现为吸气性喉鸣。轻症可补充维生素AD滴剂促进软骨发育,严重者需喉成形术。家长喂奶时应抬高头部,避免呛咳。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培养孩子侧卧睡姿,使用透气枕头保持头颈自然伸直。卧室温度建议保持在20-24℃,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积聚。若打鼾伴随呼吸暂停超过10秒或白天注意力不集中,需尽快到耳鼻喉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饮食上控制甜食摄入,适当增加胡萝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