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头晕恶心想吐出汗可通过休息补液、调整体位、药物缓解、排查诱因、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通常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前庭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补液:
立即停止活动并平卧,饮用含糖电解质饮料或温糖水。低血糖发作时,快速补糖能缓解头晕冷汗;脱水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需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小口慢饮200-300毫升。
2、调整体位:
从卧位起身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先侧卧30秒,再坐起30秒,最后站立30秒。前庭神经炎或耳石症患者需保持头部固定,避免突然转头。乘坐交通工具时可选择靠窗座位,注视远处固定物体。
3、药物缓解:
眩晕发作时可选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前庭抑制剂,恶心呕吐严重时可用多潘立酮片。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妊娠期及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庭抑制剂。
4、排查诱因:
记录发作前24小时的饮食、睡眠、用药情况。常见诱因包括空腹饮酒、长时间未进食、服用降压药后突然起身、密闭空间久留等。女性需排除早孕反应,糖尿病患者需监测即时血糖。
5、就医检查:
持续呕吐超过6小时、出现视物重影或肢体麻木时需急诊。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检测、前庭功能试验和头颅CT。中老年患者突发眩晕需优先排除后循环缺血,儿童青少年需考虑良性阵发性眩晕。
发作后24小时内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粥类、苏打饼干等易消化食物,分次少量进食。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恢复期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练习。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空调环境下注意颈部保暖,体位变化时动作放缓。若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动态心电图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