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1厘米的肺结节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手术,需结合结节形态、生长速度及患者高危因素综合评估。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穿刺活检、胸腔镜手术、多学科会诊。
1、定期复查磨玻璃样结节或低危实性结节建议每3-6个月进行胸部CT随访,观察结节大小、密度变化,若2年内无进展可延长复查间隔。
2、穿刺活检分叶状、毛刺征等高风险特征的结节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明确病理性质。可能与炎性假瘤、肉芽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边界不清、钙化等症状。
3、胸腔镜手术持续增大或恶性征象显著的结节可选择胸腔镜下楔形切除,适用于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可能与基因突变、粉尘接触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肿瘤标志物升高等症状。
4、多学科会诊合并慢性肺病或高龄患者需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联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可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等辅助检查。
日常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复查期间出现咳血、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