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腹泻可能出现便血,但概率较低。轮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严重时可因肠黏膜损伤导致少量血丝,但大量便血需警惕细菌性肠炎、肠套叠等并发症。
1. 肠黏膜损伤:轮状病毒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炎症,可能引发表浅出血,粪便中可见少量血丝或黏液血便。
2. 继发细菌感染:持续腹泻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继发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感染,此时便血多为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3. 肛周机械损伤:频繁排便摩擦肛周黏膜可能造成肛裂,表现为便后滴鲜血或卫生纸染血,与粪便本身混合度低。
4. 肠套叠风险:婴幼儿肠道蠕动异常可能诱发肠套叠,典型表现为果酱样血便伴阵发性哭闹、呕吐,需紧急就医。
患儿出现血便时家长需留取粪便样本送检,避免使用止泻药,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血便持续或伴随精神萎靡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