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后出现腥臭味可能由阴道菌群失衡、经血残留、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阴道菌群失衡频繁使用洗液或抗生素可能导致乳酸杆菌减少,引发异味。建议停止过度清洁,使用温水清洗外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阴道益生菌制剂如定君生、延华、丽珠肠乐。
2、经血残留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或阴道皱褶残留经血,经氧化后产生腥臭味。建议选择透气卫生巾并每2-3小时更换,月经后期可用温水冲洗外阴。
3、细菌性阴道病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有关,表现为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需就医进行白带检查,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软膏、替硝唑片。
4、滴虫性阴道炎通过性接触传播,典型症状为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恶臭。需伴侣同治,常用药物有甲硝唑片、替硝唑阴道泡腾片、奥硝唑胶囊。
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出现持续异味或伴随瘙痒、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