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复发时可能出现腹泻、腹痛、黏液便、体重下降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腹部不适逐渐进展为持续排便异常。
1、腹泻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障碍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2、腹痛下腹隐痛或绞痛常因肠蠕动异常引发,建议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美沙拉嗪、曲美布汀等解痉抗炎药物。
3、黏液便粪便表面附着黏液或脓液,提示肠道分泌功能紊乱,需警惕感染性肠炎复发,可配合医生进行粪便检测并选用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等氨基水杨酸制剂。
4、体重下降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导致消瘦,需评估是否合并肠黏膜损伤,建议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严重时需肠内营养支持。
慢性肠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肠镜,避免过度劳累和生冷饮食,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