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里长豆豆可能与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皮脂腺囊肿、外耳道乳头状瘤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皮肤毛囊感染导致红肿疼痛的硬结,可能与挖耳损伤或细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抗感染。
2、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炎症常表现为瘙痒脱屑,多因进水或过敏引发。需保持耳道干燥,医生可能开具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等。
3、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无痛性囊性肿物,挤压可能排出豆腐渣样分泌物。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需手术切除,合并感染时需用罗红霉素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
4、外耳道乳头状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良性肿物,表面呈菜花状易出血。确诊后需手术彻底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复发者可能需干扰素凝胶辅助治疗。
避免自行掏耳或挤压肿块,出现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