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脐疝可通过腹带压迫、体位护理、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脐疝通常由腹壁发育不全、腹内压增高、早产低体重、结缔组织异常等原因引起。
1、腹带压迫使用弹性腹带局部加压可防止肠管突出,需选择医用专用脐疝带,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受压发红,连续使用3-6个月。
2、体位护理避免长时间哭闹或剧烈咳嗽,家长需保持婴儿仰卧位时双腿屈曲,减少腹腔压力,哺乳后竖抱拍嗝防止腹胀。
3、手法复位疝囊突出时家长需用指腹轻柔推回腹腔,操作前清洁双手,若复位困难或出现呕吐需立即就医,禁止强行按压。
4、手术治疗2岁以上未自愈或疝环超过2厘米需行脐疝修补术,手术方式主要有开放缝合术和腹腔镜修补术,术后需避免剧烈活动1个月。
日常注意观察疝囊大小变化,避免便秘和剧烈哭闹,若出现包块变硬、发热需及时就诊,多数患儿1岁前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