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果蝠、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患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
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它们携带病毒但不发病,通过排泄物或唾液污染环境,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人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黑猩猩等可通过接触果蝠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感染病毒,成为中间宿主。人类感染通常源于直接接触这些动物的血液、组织或尸体,例如在丛林狩猎或处理野生动物时。患者作为传染源在发病期具有高度传染性,其血液、呕吐物、粪便、汗液等体液均含有病毒,密切接触者或医护人员若未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极易被感染。病毒还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间接传播,例如针头、衣物、床单等。
预防埃博拉出血热需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尤其是病死的野生动物。处理动物尸体或照顾患者时应穿戴防护装备,严格消毒污染物品。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疫区居民应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隔离、检疫等措施,减少人群聚集活动以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