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后发热可能与食物过敏、急性胃肠炎、积食或脱水热有关,早期表现为低热、烦躁,进展期可见呕吐腹泻,严重时出现高热惊厥。
1、食物过敏进食牛奶、鸡蛋等致敏食物后,可能出现皮肤红疹伴低热。建议家长立即停止可疑食物,记录饮食日记,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抗过敏治疗。
2、急性胃肠炎细菌或病毒感染胃肠黏膜时,发热多伴随呕吐腹泻。家长需注意补液防脱水,医生可能推荐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3、积食发热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表现为午后低热、腹胀拒食。家长应调整喂养量,采用腹部按摩促进排便,必要时使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健胃消食片或保和丸。
4、脱水热夏季水分摄入不足时,体温调节失衡引发发热。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水,维持室内通风,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发现宝宝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8.5度,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疾病,喂养期间注意观察大便性状与进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