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2偏高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等疾病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导致主细胞减少,反馈性引起胃蛋白酶原2代偿性升高,可能伴随上腹隐痛、食欲减退,可通过胃镜确诊后使用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2、胃溃疡溃疡病灶刺激胃底腺细胞分泌增多,常伴有规律性上腹痛、黑便等症状,需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联合抗生素治疗。
3、幽门螺杆菌感染细菌毒素持续刺激胃窦G细胞,导致胃蛋白酶原分泌紊乱,多表现为口臭、餐后腹胀,推荐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
4、胃癌风险胃腺体异常增生可能引起胃蛋白酶原2异常升高,若伴随消瘦、呕血等症状需立即胃镜活检,早期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建议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胃蛋白酶原比值及胃镜检查,发现数值持续升高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