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消极抵抗、故意拖延和隐蔽对抗为特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间接表达敌意、消极抵抗权威、抱怨被误解等行为。
1、行为特征患者常通过拖延、健忘、故意低效等方式间接表达不满,表面顺从实则消极抵抗,典型表现为对权威人物的隐性对抗。
2、心理机制源于对直接冲突的恐惧,通过被动方式释放攻击性,常与童年时期严厉管束或过度控制有关,形成扭曲的自我防御模式。
3、人际关系在亲密关系中表现为冷暴力、含沙射影的指责,工作中常成为团队协作障碍,导致人际关系持续恶化。
4、诊断标准需持续存在消极抵抗行为模式,伴随情绪抑郁或易怒,但不符合其他人格障碍诊断标准,需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建议存在相关症状者及时寻求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治疗对改善症状有较好效果,日常可通过情绪日记记录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