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抽搐可能由脑组织损伤、电解质紊乱、继发性癫痫、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癫痫药物、降颅压治疗等措施。
1、脑组织损伤出血灶直接刺激运动皮层或锥体束,导致异常放电。表现为局部肢体抽动或全身强直阵挛,需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2、电解质紊乱出血后应激性钠钾失衡可诱发肌痉挛。伴随意识模糊或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监测血钠血钾水平。
3、继发性癫痫血肿周围胶质增生形成异常放电灶。典型症状包括意识丧失和口吐白沫,长期需口服卡马西平预防复发。
4、颅内压增高血肿占位效应导致脑干受压,引发去大脑强直。伴随剧烈头痛和呕吐,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或进行血肿清除手术。
出现抽搐应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长和形式,避免强行约束肢体,尽快送医进行头部CT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