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不宜马上饮用主要与茶叶中活性物质未稳定、农残风险及胃肠刺激有关。新茶需经过1-2周静置,待茶多酚氧化、咖啡因含量降低后更适合品饮。
茶叶采摘后仍持续进行生化反应,新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未经氧化的茶多酚对胃肠黏膜有较强刺激性,可能引发腹胀、腹痛等不适。绿茶类新茶的咖啡因含量可达干重的3%-4%,立即饮用可能导致心悸、失眠等神经系统兴奋症状。部分茶叶在种植环节可能使用农药,静置期有助于农残自然降解。传统工艺的普洱茶、黑茶等后发酵茶类,更需要时间完成微生物转化,新茶阶段口感苦涩且可能含有杂菌。
特殊情况下,部分轻发酵茶类如高山乌龙茶可即饮,但需确保原料经过充分晒青和杀青处理。某些早春明前茶因低温环境生长,农残残留概率较低,但这类茶叶占比不足总产量的5%。岩茶类新茶若经足火烘焙,部分刺激性物质已挥发,但整体仍建议放置7天以上。
存放新茶应选择避光、干燥、无异味的陶罐或锡箔袋,温度控制在20℃以下。可搭配陈皮、菊花等食材中和茶性,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选择陈化3个月以上的茶叶。出现饮茶后头晕、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饮并用淡盐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