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可能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湿啰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有慢性气道炎症、细支气管壁增厚、黏液分泌增多等。
1、慢性咳嗽咳痰患者通常出现持续超过8周的慢性咳嗽,初期为干咳,逐渐发展为咳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液。咳嗽在晨起和夜间加重,可能与睡眠时气道分泌物积聚有关。痰液量较多时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慢性咳嗽咳痰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需要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鉴别。
2、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表现为轻度体力活动即感气短。这是由于细支气管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肺通气功能下降所致。气促症状在疾病早期可能不明显,但会逐渐加重,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常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3、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易发生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痰液变脓性、发热等症状。这是由于气道黏膜防御功能受损和黏液清除能力下降所致。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反复感染会加速肺功能恶化,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4、肺部湿啰音体格检查可在双肺底闻及细湿啰音,这是由于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所致。湿啰音在疾病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变得明显且范围扩大。肺部听诊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简单有效方法,但需要与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鉴别。
5、影像学改变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双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和树芽征,这是细支气管炎症的典型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改变。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这些客观检查对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应注意避免吸烟和接触空气污染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以改善肺功能。在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上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维持良好营养状态。定期随访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