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肠炎一般不建议吃泻药。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盲目使用泻药可能加重肠道刺激和脱水风险。
急性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已存在炎症反应,此时使用泻药会进一步加速肠蠕动,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可能引发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刺激性泻药如酚酞片可能损伤肠黏膜,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4000散可能干扰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对于感染性肠炎,滥用泻药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抗感染治疗时机。
少数特殊情况如合并顽固性便秘时,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缓泻剂。但这种情况需要排除肠梗阻等禁忌证,且必须配合补液治疗。临床更推荐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等方式改善症状,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或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功能。
急性肠炎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油腻、生冷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须及时就医进行粪便检查和病原学诊断,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