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大蒜具有一定杀菌作用,主要得益于大蒜素等活性成分。大蒜中的硫化物对部分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
大蒜中的大蒜素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结构发挥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新鲜大蒜捣碎后静置10分钟可促进大蒜素生成,此时杀菌效果较好。日常生食或凉拌时适量加入大蒜,有助于减少肠道致病菌滋生。研究显示大蒜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等真菌也有一定抑制能力,但需达到一定浓度。
需注意的是大蒜杀菌作用有限且具有选择性。幽门螺杆菌等特殊病原体对大蒜素不敏感,严重感染仍需抗生素治疗。大蒜无法杀灭病毒,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无预防效果。高温烹饪会使大蒜素分解,熟蒜杀菌作用显著降低。胃肠溃疡患者过量生食可能刺激黏膜,每日建议食用量不超过3瓣。
春季预防感染应注重综合措施。除适量食用大蒜外,需保证食材充分加热,饭前便后规范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出现持续发热、腹泻等感染症状时须及时就医,避免依赖食物杀菌延误治疗。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咨询医生使用胸腺肽肠溶片、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药物,但不可自行替代抗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