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阻滞通常不要紧,属于轻微的心脏传导异常,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一度房室阻滞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炎、心肌缺血、药物影响、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1、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常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运动员,因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其他症状。这种情况无须干预,定期心电图监测即可。
2、心肌炎病毒感染后可能引发心肌炎症反应,累及房室结时可出现传导延迟。患者可能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需通过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确诊。治疗以休息、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为主。
3、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结区域暂时性缺氧,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伴随心绞痛发作时需行冠脉造影检查,治疗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改善心肌供血药物。
4、药物影响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传导功能。表现为用药后新发PR间期延长,需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通常在停药后逐渐恢复。
5、先天性传导异常少数患者存在房室结发育异常,从幼年即可发现PR间期延长。若无进展为高度传导阻滞的趋势,通常不影响正常生活,但需终身定期随访心电图变化。
一度房室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钾镁等电解质。中老年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动态心电图,观察有无进展为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若出现晕厥、黑朦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可能提示传导阻滞程度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