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胀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腹胀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食物过敏、先天性巨结肠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
2、腹部按摩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帮助气体排出。按摩前双手搓热,力度适中,每次持续数分钟。可配合婴儿排气操,屈膝压腹等动作。注意避开进食后立即进行。
3、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西甲硅油乳剂帮助排气,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4、物理治疗热敷腹部有助于缓解肠痉挛。使用温度适宜的热水袋,外包毛巾避免烫伤。红外线理疗等需在专业机构进行。严重腹胀时可尝试肛管排气。
5、手术治疗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腹胀,可能需肠旋转不良矫正术、肠造瘘术等手术治疗。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排便情况。记录腹胀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保持规律作息,适当活动促进消化。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如腹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吐、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喂养注意餐具消毒,避免肠道感染。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潜在消化系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