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通常可以通过鼻腔镜检查确诊。
鼻腔镜检查是诊断慢性鼻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医生通过内窥镜可直接观察鼻腔黏膜状态。慢性鼻炎患者常见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或下鼻甲肥大等特征性改变。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现黏膜呈暗红色、表面光滑但增厚,或存在黏稠分泌物附着。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能观察到黏膜苍白水肿等特异性表现。
鼻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无创的优势,能清晰显示鼻腔内部结构及病变范围。除观察黏膜形态外,还可同步进行分泌物取样或组织病理检查以鉴别其他鼻腔疾病。部分特殊类型鼻炎可能需要结合鼻窦CT或过敏原检测等辅助检查。
确诊后应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鼻病毒通常存在于鼻腔黏膜中,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鼻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污染物体后经手-鼻途径感染。病毒侵入人体后,优先在鼻腔和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和喉咙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鼻腔黏膜的纤毛结构和黏液层是重要的物理屏障,但鼻病毒可通过特定受体突破这层防御。免疫功能正常者病程多为5-7天,症状可自行缓解。
日常应注意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保持室内通风可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