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泪囊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切开引流术等方式治疗。急性泪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泪道阻塞、鼻部疾病、免疫力低下、外伤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泪囊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炎症。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眼部感染,妥布霉素滴眼液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头孢克肟分散片可治疗全身性细菌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眼部刺激或过敏反应。
2、泪道冲洗泪道阻塞导致的急性泪囊炎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该方法能清除泪道内的分泌物和阻塞物,缓解泪液滞留。操作时使用钝头针头从泪小点注入冲洗液,若液体从鼻腔流出说明泪道通畅。冲洗后可能暂时出现眼部胀痛,通常1-2小时自行缓解。
3、泪道探通术顽固性泪道阻塞需行泪道探通术。医生会使用泪道探针扩张狭窄部位,疏通阻塞的鼻泪管。该操作可能引起短暂出血或疼痛,术后需配合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儿童患者需在全麻下进行,术后家长需注意避免患儿揉搓眼睛。
4、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反复发作或探通术无效时,可考虑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通过建立泪囊与鼻腔间的新通道引流泪液,成功率较高。术前需进行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情况,术后需定期冲洗吻合口防止瘢痕粘连。该术式可能引起鼻出血或面部肿胀等并发症。
5、切开引流术形成泪囊脓肿的急性泪囊炎需紧急切开引流。医生会在泪囊区皮肤做小切口排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术后需每日换药并全身使用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胶囊等。切口通常5-7天愈合,期间避免伤口沾水。
急性泪囊炎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促进黏膜修复。恢复期可每日用温毛巾热敷眼部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发热、视力模糊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复诊。未完全治愈前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游泳时使用防水护目镜防止感染加重。
急性泪囊炎与麦粒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部位、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上。急性泪囊炎是泪囊的细菌感染,麦粒肿则是眼睑腺体的化脓性炎症。
急性泪囊炎多由鼻泪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典型症状包括内眦部红肿热痛、压迫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可能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局部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严重者需手术切开引流或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麦粒肿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累及睫毛毛囊的蔡氏腺,内麦粒肿涉及睑板腺。初期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硬结,压痛明显,2-3天后可能形成黄色脓点。多数病例通过热敷可自愈,顽固性病灶需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化脓后需由医生行切开排脓。
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或挤压病灶。急性泪囊炎患者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麦粒肿反复发作者应排查是否存在睑缘炎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出现视力下降、头痛或全身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