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咽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支原体感染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1、咳嗽咳嗽是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少量白色黏痰。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周,夜间和清晨症状可能加重。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对抗生素治疗反应较慢。
2、发热发热症状多为中低度热,体温一般在38-39摄氏度之间,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使用退热药物后体温可暂时下降。家长需注意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
3、咽痛咽痛表现为咽喉部不适、吞咽困难,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患儿可能因咽痛而拒绝进食,家长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缓解症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咽痛通常伴随其他呼吸道症状。
4、乏力患儿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易疲劳等全身症状。乏力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轻症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倦怠,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明显嗜睡。家长需保证患儿充分休息。
5、食欲减退食欲减退是支原体感染的常见伴随症状,可能与发热、咽痛等不适有关。患儿可能出现进食量减少、挑食等情况。家长应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支原体感染具有传染性,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病情康复。
儿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支原体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以低热、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减少衣物、温水擦浴,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剧烈咳嗽,需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或克拉霉素片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头痛、咽痛等症状,可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退热药物。治疗期间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需及时复诊。
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