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测血糖的正确方法主要有规范消毒、正确采血、合理选择测量时间、准确读取数值、定期校准仪器。
1、规范消毒测量前需用酒精棉片清洁指尖,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避免残留酒精影响检测结果或刺激皮肤。不可使用碘伏等含碘消毒剂,可能干扰试纸氧化酶反应。若手指有污垢或油脂,需先用肥皂水洗净并擦干。
2、正确采血建议选择无名指或小指指腹两侧采血,该区域神经分布较少且血运丰富。采血针需垂直快速刺入皮肤,深度以2-3毫米为宜,避免挤压手指造成组织液混入。第一滴血应用棉球拭去,取第二滴血进行检测。
3、合理选择测量时间空腹血糖应在晨起未进食8小时后测量,餐后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检测。运动后、情绪激动或服用某些药物后不宜立即测量。妊娠期女性需增加测量频次,通常包括餐前、餐后1小时及睡前血糖。
4、准确读取数值血液需完全覆盖试纸反应区,检测时保持试纸平稳。不同品牌血糖仪正常值范围存在差异,需对照说明书判断结果。同一时段多次测量误差超过15%时应更换试纸重新检测,数值异常需间隔10分钟复测。
5、定期校准仪器新开封试纸需核对校正码与仪器匹配,开封超3个月的试纸不宜使用。每半年用标准液校准仪器,避免电极老化导致偏差。血糖仪避免存放在高温潮湿环境,长期不用需取出电池。
测量后记录血糖值、测量时间及饮食运动情况,就诊时提供完整数据供医生参考。采血部位需轮换避免局部硬结,出现持续红肿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医院静脉血糖检测,与家用仪器结果比对。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血糖稳定,监测期间发现空腹血糖持续超过7毫摩尔每升或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建议尽早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一般7-10天能好,正确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伴有低热、食欲不振等症状。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期1-2天可能出现发热,随后3-5天疱疹逐渐显现,最后2-3天症状逐渐消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抓挠皮疹、补充足够水分是护理关键。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
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温并记录疱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