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孩发烧抽搐可通过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等方式处理。发烧抽搐通常由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癫痫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家长需立即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配合退热贴敷于额头,同时松开衣物帮助散热。体温下降至38.5摄氏度以下时抽搐多能缓解。此阶段禁止喂食或强行按压肢体。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儿童侧卧防止误吸,清除口鼻分泌物,观察嘴唇是否发绀。家长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如四肢抽动形式、眼球转动方向等。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发作结束后可能出现短暂嗜睡,属于正常反应。
3、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伴随呕吐、意识障碍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建议脑电图排除癫痫,血常规检查感染指标,电解质检测判断低钙血症等。若确诊热性惊厥,通常无须长期用药,但复杂型抽搐需神经科随访。家长应保存发作视频供医生参考。
4、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终止发作,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反复惊厥者可能需口服左乙拉西坦片预防。细菌感染引起者需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病毒性感染可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所有药物均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5、预防复发发热初期每4小时监测体温,38摄氏度时提前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骤升,发热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有惊厥史儿童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家族中有癫痫病史者需定期发育评估。
抽搐发作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日常注意观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如出现语言倒退或运动协调障碍应及时就诊。建立发热应对预案,家庭成员需掌握急救体位和医院联络方式。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