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液透析的原理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利用透析器将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和电解质清除,同时补充必要的物质,以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血液透析的核心在于透析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允许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等通过,而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被保留。透析液与血液在透析器中进行物质交换,通过扩散、对流和超滤等机制实现血液净化。这一过程需要严格监控透析液的成分、流速和温度,以确保透析效果和患者安全。血液透析通常每周进行2-3次,每次持续4小时左右,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限制高钾、高磷食物的摄入,同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和实验室指标,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和药物治疗,是保证透析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IgA肾病转为尿毒症的概率较低,但需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IgA肾病可通过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治疗等方式干预。
IgA肾病进展至尿毒症的概率与病理类型、蛋白尿程度及血压控制情况相关。病理改变较轻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1克的患者,肾功能通常可长期稳定。若病理显示肾小球硬化或间质纤维化较重,或持续存在大量蛋白尿,肾功能恶化风险可能增加。治疗上需优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降低尿蛋白。对伴有新月体形成的活动性病变,可能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和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同时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限制每日盐分摄入。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