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排便疼痛是常见的术后反应,通常可通过调整饮食、使用药物、温水坐浴等方式缓解。痔疮手术后排便疼痛可能与术后创面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
1、创面刺激:手术后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排便时粪便摩擦创面会引起疼痛。建议保持大便软化,避免便秘或腹泻,减少对创面的刺激。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菠菜、苹果等,同时增加饮水量,每日饮用2000-3000毫升水。
2、肛门痉挛:手术后肛门括约肌可能出现痉挛性收缩,导致排便时疼痛加剧。温水坐浴可以有效缓解痉挛,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坐浴后涂抹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或利多卡因凝胶,有助于减轻局部不适。
3、排便习惯:术后患者可能因恐惧疼痛而抑制排便,导致大便干硬,进一步加重疼痛。建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聚乙二醇散剂软化大便。
4、感染风险:术后创面存在感染风险,感染会加重疼痛并延迟愈合。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卫生纸。如出现发热、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
5、神经敏感:手术可能对局部神经造成一定刺激,导致排便时疼痛敏感。术后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对创面的牵拉。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服用。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红薯、芹菜等,促进肠道蠕动。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久坐久站。术后恢复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