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热的牙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本质敏感、牙周炎、牙齿隐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脱敏治疗、牙周治疗、牙冠修复等方式治疗。
1、龋齿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形成的缺损,吃热的食物时可能刺激暴露的牙本质或牙髓引发疼痛。龋齿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褐色斑点或洞隙,伴随冷热刺激痛。治疗需清除腐坏组织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严重时需根管治疗。
2、牙髓炎牙髓炎多由深龋发展而来,吃热食时会产生剧烈放射性疼痛,可能伴随夜间自发痛。牙髓组织因炎症导致血管扩张,受热刺激后压力增高引发剧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配合使用甲硝唑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3、牙本质敏感牙龈退缩或釉质磨损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热刺激通过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引发短暂锐痛。可使用含钾盐的舒适达抗敏感牙膏或氟化钠甘油糊剂封闭牙小管,严重者需进行树脂渗透或激光脱敏治疗。
4、牙周炎牙周组织炎症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热刺激直接作用于裸露的牙骨质引发疼痛。常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晚期可能需牙周翻瓣手术。
5、牙齿隐裂牙齿存在微小裂纹时,热食可能使裂纹暂时扩张刺激牙髓神经。常见于咀嚼硬物后,表现为定点咬合痛。需通过咬合检查确诊,轻度裂纹可用全瓷冠修复,已伤及牙髓者需根管治疗后行冠修复。
日常应避免冷热交替饮食,使用软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出现持续性牙疼或夜间痛需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可含漱温水缓解疼痛,但不可热敷患处以免加重炎症扩散。
牙疼可通过冷敷、盐水漱口、按压合谷穴、局部使用丁香油酚、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方式缓解。牙疼通常由龋齿、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牙周脓肿、三叉神经痛等原因引起。
1、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疼痛侧脸颊10-15分钟,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对智齿冠周炎或外伤性牙疼效果较好。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建议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可重复进行,每次间隔1小时以上。
2、盐水漱口取5克食盐加入200毫升温水中充分溶解,含漱30秒后吐出,每日3-5次。高渗盐水能缓解牙龈水肿,清除食物残渣,对牙周脓肿和牙龈炎引起的疼痛有效。注意水温控制在40℃以下,避免刺激牙髓。
3、按压合谷穴用拇指强力按压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穴,持续3-5分钟,可刺激内啡肽分泌缓解神经性牙疼。该方法对三叉神经痛引发的放射性疼痛尤为适用,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此法。
4、丁香油酚用棉签蘸取少量丁香油酚涂抹患牙周围,每日不超过3次。其中丁香酚具有局部麻醉作用,能暂时阻断牙髓神经传导,适用于龋齿露髓或牙髓炎急性发作。注意避免接触口腔黏膜,使用后30分钟内禁食。
5、布洛芬缓释胶囊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对中度牙疼有缓解作用。需注意胃肠道溃疡患者禁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若12小时内疼痛未缓解应及时就诊。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饭后用牙线清理牙缝。避免过冷过热或过硬食物刺激,限制高糖饮食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面部肿胀,提示可能存在牙髓坏死或间隙感染,须立即到口腔科进行根管治疗或切开引流。长期反复牙疼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处理龋齿和牙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