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护理问题主要有意识障碍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皮肤黏膜护理、感染预防护理、安全防护护理。
1、意识障碍护理:
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等症状。护理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床头抬高30度可减少脑水肿风险,定时唤醒患者评估反应能力。
2、营养支持护理:
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急性期每日不超过20克。优先选择植物蛋白如豆腐等易消化食物,分5-6次少量进食。监测血氨水平变化,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3、皮肤黏膜护理:
黄疸患者易出现皮肤瘙痒,应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洗剂。每日检查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口腔护理每日2-3次预防真菌感染。眼结膜黄染时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不适。
4、感染预防护理:
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需严格执行手卫生。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避免留置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必要时做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措施。
5、安全防护护理:
躁动患者需加装床栏防坠床,移除环境危险物品。行走时需专人陪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肝性脑病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严格遵医嘱限制蛋白质摄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搭配适量蔬果。可进行轻柔的被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家属应学习识别早期症状如性格改变、睡眠颠倒等,定期复查血氨及肝功能指标。环境布置应简单安全,避免地面湿滑等隐患,夜间保持适度照明。心理支持方面需耐心沟通,避免刺激患者情绪波动。
肝性脑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症状。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通常由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导致血氨升高诱发。
1、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计算能力下降等表现。早期可表现为对时间地点定向力轻度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人物识别困难。这些症状与血氨升高干扰脑内神经递质平衡有关,需通过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降氨治疗。
2、行为异常常见性格改变如易激惹、幼稚化行为或反常的欣快感。部分患者出现昼夜颠倒、不讲卫生等行为紊乱,严重时可有无目的徘徊或攻击倾向。这类症状反映前额叶功能受损,需密切监测血氨水平,必要时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进行降氨治疗。
3、意识障碍从嗜睡逐渐发展为昏睡甚至昏迷,伴随意识水平进行性下降。昏迷前期可见扑翼样震颤,昏迷期可能出现去大脑强直。这是血氨透过血脑屏障引发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所致,需紧急处理,可考虑使用精氨酸注射液联合血液净化治疗。
4、神经肌肉异常特征性表现为扑翼样震颤,即患者双臂平举时出现手腕不规则拍打样动作。肌张力可能增高,腱反射亢进,严重时出现肌阵挛。这些体征与基底节功能紊乱相关,需通过维持电解质平衡和使用支链氨基酸颗粒进行干预。
5、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构音障碍、书写能力丧失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晚期可见特征性的肝臭,即呼气带有甜腥味。这些表现提示多部位脑功能受损,需综合使用拉克替醇散等药物降低血氨,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肝性脑病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初期每日不超过20克,随病情好转逐渐增加优质蛋白如乳制品。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氨的排泄,可适当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避免使用镇静药物,监测电解质平衡,出现任何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识别早期症状,为患者创造安静环境,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