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系统涉及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多种症状,如血糖异常、体重骤变、生长发育障碍等。
1、糖尿病糖尿病是内分泌科最常见的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诊断需结合血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使用。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主要诊疗范围。甲亢表现为心悸、消瘦、怕热多汗,甲减则出现乏力、怕冷、体重增加。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可明确诊断,治疗手段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或放射性碘治疗。
3、垂体疾病垂体瘤、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属于垂体疾病范畴。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出现头痛、视力障碍、月经紊乱或异常泌乳。诊断依赖垂体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4、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肾上腺疾病会导致血压波动、电解质紊乱和特征性体态改变。需通过激素测定和CT/MRI检查确诊,部分病例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肾上腺。
5、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等代谢异常也属内分泌科诊治范围。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需进行骨密度检测;痛风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与嘌呤代谢紊乱有关。治疗包括药物控制和饮食管理。
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变化、持续口渴、乏力、血压波动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对于已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记录症状变化和检查结果,便于复诊时医生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百白破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百白破疫苗是儿童免疫规划中的基础疫苗之一,接种后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一、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该病传染性强,婴幼儿感染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病原体,减少重症发生概率。
二、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产生的毒素导致的呼吸道感染,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形成。毒素可损害心肌和神经系统,接种疫苗诱导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毒素,预防毒素引起的器官损伤。
三、破伤风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产生神经毒素引发,典型症状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该病致死率高但完全可预防,疫苗刺激产生的抗毒素能有效中和伤口部位的毒素。
四、免疫程序我国现行免疫程序建议在3、4、5月龄完成基础免疫,18-24月龄加强接种。全程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抗体水平通常维持5-10年,青少年和成人需定期补种加强针。
五、联合免疫优势采用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同时激发对三种疾病的免疫应答。疫苗中的无细胞百日咳组分能降低发热等不良反应,铝佐剂可增强免疫原性,使抗体产生更持久。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以防过敏反应,局部红肿疼痛可用冷敷缓解。发热超过38.5℃可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持续哭闹、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成全程接种后仍要注意伤口清洁,深部创伤或污染伤口需评估是否需要追加破伤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