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弯曲筛查有必要做,尤其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筛查能早期发现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异常,主要有预防畸形加重、避免继发损害、改善体态功能、降低手术概率、提升生活质量等作用。
1、预防畸形加重早期筛查可识别轻度脊柱弯曲,此时通过姿势矫正、物理治疗等非手术干预即可有效控制病情。若未及时筛查,弯曲角度可能随骨骼发育持续增大,导致胸廓变形、心肺功能受限等不可逆损害。
2、避免继发损害中重度脊柱弯曲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慢性疼痛,或导致骨盆倾斜影响步态。筛查发现的异常可通过定制支具、康复训练干预,减少脊髓压迫、椎间盘退变等继发问题。
3、改善体态功能脊柱弯曲会影响肩背对称性和身体平衡性。筛查后针对性的核心肌群训练、呼吸调整等方法可改善体态外观,维持正常关节活动度和运动能力。
4、降低手术概率筛查发现的40度以内侧弯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避免进展至需手术矫正的程度。手术需融合多节段脊椎,可能影响脊柱生长和柔韧性。
5、提升生活质量及时干预能减少因体态异常导致的心理压力,避免社交障碍。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也有助于预防成年后的慢性腰背疼痛。
建议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年进行一次脊柱弯曲筛查,学校体检时应包含此项检查。筛查阳性者需进一步拍摄全脊柱X光片测量Cobb角。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书包,加强游泳、瑜伽等对称性运动。若已确诊脊柱弯曲,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矫形支具佩戴和功能锻炼。
生产后一般建议在产后6周至3个月进行宫颈癌筛查。
产后宫颈癌筛查的时间选择需考虑身体恢复情况。自然分娩后6周左右,宫颈基本恢复正常形态,此时可进行初步筛查。剖宫产产妇同样建议在产后6周进行筛查。若产后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哺乳期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安全的,不会影响母乳喂养。产后1年内完成首次筛查后,后续可按常规每3-5年复查一次。
建议产后女性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