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可能对心脏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负荷增加及潜在并发症风险。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分娩时宫缩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第一产程子宫收缩使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加;第二产程产妇屏气用力可能导致血压骤升;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子宫血流锐减,可能引发低血压。原有心脏疾病患者易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健康孕妇也可能出现短暂性心悸、气促等生理性代偿反应。
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风险更高,可能发生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危重情况。这类孕妇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产程中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必要时选择剖宫产减少心脏负荷。
建议孕前评估心脏功能,孕期规律产检,出现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
分娩的疼痛等级通常分为4级,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
分娩疼痛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疼痛程度和产妇的主观感受。1级疼痛表现为轻微不适,类似月经期腹胀感,宫缩规律但可耐受。2级疼痛为中度疼痛,宫缩强度增加,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和出汗。3级疼痛达到重度,产妇出现明显痛苦表情,呼吸急促且难以正常交流。4级疼痛为极度剧烈,产妇可能出现失控喊叫、肢体颤抖或呕吐,常见于宫口近开全时。疼痛程度受胎儿大小、产道条件、宫缩强度及产妇心理因素共同影响。
建议产妇通过拉玛泽呼吸法、导乐陪伴或镇痛分娩等方式缓解疼痛,产前参加孕妇学校有助于掌握应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