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型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轻型,通常由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疼痛可能与胰腺组织水肿、炎症刺激神经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硫酸吗啡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疼痛。
2、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伴随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呕吐可能与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胰液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等药物止吐。
3、腹胀腹胀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表现,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腹胀可能与胰腺炎症导致肠麻痹、胃肠道蠕动减弱有关。患者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胃肠蠕动。
4、发热部分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发热可能与胰腺组织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有关。患者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症状,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退热。
5、其他症状少数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疸、心率增快等症状。黄疸可能与胆道梗阻有关,心率增快可能与疼痛刺激、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
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发病初期需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血淀粉酶、腹部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高血脂加长期酗酒引起的急性胰腺炎通常可以治愈,但需及时规范治疗并戒酒。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炎症反应,高血脂和酗酒是常见诱因。
高血脂合并酗酒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早期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支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同时需严格控制血脂水平,必要时采用血浆置换快速降低甘油三酯。针对酒精依赖,需同步进行戒断治疗。轻中度患者经1-2周治疗多可恢复胰腺功能,但需持续监测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需通过超声内镜或穿刺引流处理。
若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则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可能需行清创手术或经皮引流,病程可能延长至数周甚至数月。长期酗酒者易反复发作,可能进展为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永久性损害。此类患者需终身戒酒,并长期服用胰酶替代制剂。
患者出院后应严格遵循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50克以下,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胰腺影像学检查,监测胰腺功能。同时需接受心理干预,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防止疾病复发。若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或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