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与梗死部位、范围及救治时机密切相关,部分轻型患者预后良好,大面积梗死或关键部位梗死可能危及生命。
缺血性脑血管病即脑梗死,当仅累及小血管或非功能区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短暂性肢体麻木、轻度言语不清等症状,通过及时溶栓或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这类情况通常无须过度担忧,但需长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
若发生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脑干梗死等危重情况,可能迅速出现偏瘫、昏迷甚至脑疝。部分患者即使存活也可能遗留严重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这类患者需要重症监护、机械通气等高级生命支持,后期康复周期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出现新发头痛、呕吐或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
脑水肿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急性期并发症,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内外水分失衡,表现为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脑疝是脑水肿进一步加重的结果,可能出现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改变等危及生命的表现。肺部感染多因卧床、吞咽功能障碍引起,常见发热、咳嗽和痰液增多。应激性溃疡与脑损伤后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可发生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急性期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降颅压治疗和抗感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