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青少年贫血最常见的一种。
一、病因
(一)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增加,若长期食物含铁不足,就可以发生缺铁性贫血。
(二)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地消耗体内的铁贮存量。如钩虫病患者可引起慢性少量肠道出血,女青少年月经量过多都可引起体内铁贮存量减少。
(三)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正常铁的吸收。
(四)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含量低,不利于铁的吸收。
(五)偏食、挑食者,习惯吃烘烤食物者,均易患缺铁性贫血。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面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有关。一般贫血症状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全身无力,心慌,头痛等。重症患者除以上症状外,还可有口腔炎、舌炎、口角炎及吞咽困难。少数患者出现异食癖,嗜食冰块、泥土、煤块等。严重者造成脑神经组织缺铁时,易兴奋,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儿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值,患者可有皮肤干燥,毛发干燥和脱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形成反甲。
三、诊断
实验室检查有典型血象,即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我国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行儿童少年贫血诊断标准为:7~13岁不分男女、血色素标准值为120g/L;14岁以上男生为130g/L;14岁以上女生为120g/L。若低于以上标准则诊断为贫血。
四、预防
(一)注意营养。膳食要平衡、合理、蛋白质含量要丰富。多吃含铁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西红柿、动物肝脏、瘦猪肉、鱼、虾、蛋黄、豆类和大米等,常吃水果,均有食疗作用。提倡用铁锅炒菜。
(二)提倡和推广生产各种强化铁的食品,供儿童少年食用。
(三)做好钩虫流行地区的大便检查与驱虫工作。
(四)饭后喝橘子水可使机体对非血色素铁吸收率增强,饭后吃水果也可促进铁的吸收,在进餐时和饭后食入含维生素C及有机酸的食物和饮料可促进铁的吸收。
五、治疗
(一)病因治疗: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处理最为有效。缺铁的发生不外乎慢性失血或肠道吸收不良两方面。如钩虫病属慢性失血,就应及时驱虫治疗。
(二)口服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硫酸亚铁常用,每次0.3~0.6g,口服3次,饭后服,不能喝茶。8~12周为一疗程。也可同时加服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每次50~100mg,日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