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胃病严重程度需结合症状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体征综合评估,主要有呕血黑便、持续疼痛、体重骤降、反复呕吐、贫血乏力等关键指标。胃病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胃黏膜病变等因素引起。
1、呕血黑便呕血或排出柏油样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常见于胃溃疡穿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急重症。出血量超过400毫升时可能出现心悸、冷汗等休克前兆。需立即就医进行胃镜检查,临床常用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冻干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止血抑酸。
2、持续疼痛中上腹持续性绞痛或夜间痛醒多提示胃部存在器质性病变,如胃癌进展期疼痛常放射至背部。疼痛伴随进食加重或服药无效超过2周时,应通过胃镜联合病理活检明确性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复方颠茄铋镁片等可暂时缓解症状。
3、体重骤降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10%且无刻意减肥时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胃癌患者常伴食欲减退、早饱感,胃淋巴瘤可能出现低热盗汗。建议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全腹部CT增强扫描,营养支持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
4、反复呕吐频繁呕吐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提示胃出口梗阻、颅内压增高等危重情况。喷射性呕吐伴随头痛需排除神经系统病变,呕吐物含隔夜宿食多见于幽门梗阻。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贫血乏力长期隐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睑结膜苍白、活动后气促。胃体癌患者可能出现恶性贫血伴舌炎,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琥珀酸亚铁缓释片、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需配合病因治疗。
日常应注意记录症状发作频率与诱因,避免过度依赖止痛药物掩盖病情。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软食,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胃部负担。40岁以上人群或长期胃部不适者建议每年进行碳13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胃黏膜肠化生等癌前病变需定期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