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祛痰止咳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冷空气刺激、气道高反应性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可选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抗生素。
2、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夜间症状明显者。严重发作时可考虑雾化吸入给药。
3、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泼尼松等口服制剂适用于中重度患者。激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4、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要吸氧治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4%-98%。严重呼吸衰竭需考虑无创通气支持。
5、祛痰止咳:
氨溴索等祛痰药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右美沙芬适用于干咳剧烈者。避免使用可待因等强效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
患病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温水稀释痰液。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症状缓解后应逐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口唇发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反复。
儿童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及家庭护理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过敏原刺激、气道高反应性、免疫功能低下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临床常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支原体感染推荐阿奇霉素。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疗程,避免滥用抗生素。
2、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特布他林对β2受体选择性更高。严重发作时可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使用间隔需严格遵医嘱。
3、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泼尼松口服。长期反复发作需评估哮喘可能,必要时采用吸入性激素维持治疗。
4、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2%需给予湿化氧气,流量控制在1-2L/分钟。出现三凹征、紫绀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住院进行脉氧监测和血气分析。
5、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鼓励少量多次温水饮用,拍背排痰每日3-4次。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
发作期应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粥类、蒸蛋,避免牛奶等易生痰食物。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瘦肉、新鲜果蔬摄入,补充维生素A、C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症状缓解后需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适度开展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喘息。夜间睡眠建议抬高床头30度,定期清洗更换床品减少尘螨接触。病程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