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初期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黏膜斑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0-14天出现,具有典型的病程发展特征。
1、发热:麻疹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体温通常超过38.5℃。发热可能持续3-5天,伴随全身不适和乏力。此时应多饮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咳嗽:麻疹病毒侵袭呼吸道,导致咳嗽症状。咳嗽多为干咳,可能伴有喉咙痛。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刺激性气体,有助于缓解咳嗽。
3、流涕:麻疹初期常出现流涕症状,鼻涕多为清亮水样。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腔通畅,可以减少不适感。
4、结膜炎:麻疹病毒可引起眼部感染,表现为结膜炎。症状包括眼红、流泪、畏光等。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必要时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
5、口腔黏膜斑:麻疹特有的口腔黏膜斑称为Koplik斑,出现在口腔颊黏膜上,为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这些斑点在发热后1-2天出现,是麻疹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麻疹初期症状虽然类似普通感冒,但具有特定的病程发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口腔黏膜斑,应及时就医确诊。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确诊后需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