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全科

皮内注射角度和部位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皮下的注射部位及角度

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及臀部外上侧,注射角度通常为45度或90度。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的给药方式,适用于胰岛素、疫苗等药物的注射。

1、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区域是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之一。该部位皮下脂肪较薄,注射时需捏起皮肤形成皱褶。此处适合注射疫苗、肝素等药物。注射前需消毒皮肤,避免在骨骼突出或神经密集处进针。注射后需按压片刻,防止药物渗出或出血。

2、腹部

腹部脐周5厘米以外区域是胰岛素注射的首选部位。此处脂肪层较厚,吸收稳定,且轮换注射点方便。注射时需避开肚脐、疤痕和腰带压迫处。腹部注射适合长期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但需注意每次注射点间隔至少2.5厘米。

3、大腿前外侧

大腿前外侧1/3处适合进行皮下注射。该部位肌肉较少,皮下组织丰富,适合自我注射。注射时需避开膝关节和腹股沟区域。大腿部位吸收速度中等,适合注射生长激素等药物。肥胖患者需注意捏起足够皮肤皱褶,确保药物注入皮下而非肌肉。

4、臀部外上侧

臀部外上象限是儿童皮下注射的常用部位。此处脂肪层较厚,疼痛感较轻。注射时需将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选择外上1/4区域。该部位适合注射疫苗等药物,但自我注射较困难,通常需要他人协助完成。

5、注射角度

皮下注射角度根据患者体型有所不同。对于正常体型的成人,建议采用90度垂直进针。儿童或消瘦患者可采用45度角进针,避免刺入肌肉层。使用胰岛素笔时通常垂直注射,而传统注射器可根据情况调整角度。无论何种角度,都需快速进针,缓慢推注药物。

进行皮下注射时需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或硬结。注射前检查药物性状,确保无沉淀或变色。注射后观察局部反应,如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揉搓注射部位。长期注射患者应定期检查注射部位,必要时咨询医护人员调整注射技术。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败血症 毛囊瘤 氮质血症 肝血管瘤 桡骨骨折 半乳糖血症 费尔蒂综合征 日本血吸虫病 输入袢综合征 慢性颈淋巴结炎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