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通常需要做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骨折类型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磁共振检查对隐匿性骨折、骨髓水肿及韧带损伤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
股骨颈骨折后通过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向、移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关节腔积血。对于无明显移位或X线检查阴性的隐匿性骨折,磁共振可检出骨髓水肿信号,避免漏诊。该检查还能评估股骨头血供状态,预测股骨头坏死风险,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检查过程中无电离辐射,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部分稳定性骨折或高龄患者若存在磁共振禁忌证,可采用CT三维重建作为替代方案。CT能多角度观察骨折形态,但软组织分辨率低于磁共振。对于需要紧急手术的明显移位骨折,X线结合CT通常已能满足术前评估需求。
骨折恢复期应避免患肢负重,遵医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深海鱼,促进骨痂形成。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监测骨折愈合进度及股骨头血运情况。
股骨颈骨折后持续肿痛可通过卧床制动、冷热敷交替、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及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股骨颈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常伴随活动受限、局部淤血等症状。
1、卧床制动骨折初期需绝对卧床避免患肢负重,使用牵引或支具固定减少骨折端移动。保持髋关节中立位,可在膝下垫软枕缓解肌肉紧张。家长需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日常护理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
2、冷热敷交替急性期48小时内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15分钟缓解肿胀,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72小时后改用40℃热毛巾湿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3次配合轻柔按摩。若皮肤出现麻木或过敏需立即停止,糖尿病患者慎用温度刺激。
3、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中成药如伤痛宁胶囊可活血化瘀,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需警惕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服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4、物理治疗骨折稳定后采用超短波治疗仪促进骨痂形成,每日1次连续2周。超声波治疗能加速血肿吸收,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治疗师指导下的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需每日重复进行。
5、手术干预移位明显者需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天开始CPM机辅助训练。陈旧性骨折可选择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术后6周内避免患侧卧位。手术患者需终身随访预防股骨头坏死。
康复期每日补充800mg钙剂及400IU维生素D,多食用牛奶、西蓝花等富钙食物。6个月内禁止盘腿、深蹲等动作,行走需借助助行器逐步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夜间静息痛需警惕缺血性坏死,建议立即就医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康复训练,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恢复基本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