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伤和扭伤是两种不同的软组织损伤,主要区别在于受伤部位和损伤机制。拉伤是指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通常发生在肌肉用力收缩时;扭伤则是韧带因关节过度扭转或拉伸导致的损伤,多见于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
拉伤常见于运动过程中肌肉突然发力或姿势不当,例如短跑时大腿后侧肌群拉伤、举重时腰部肌肉拉伤。典型表现为局部肌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淤青或肌肉断裂。轻度拉伤可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缓解,重度拉伤可能需要支具固定或物理治疗。肌肉拉伤恢复期间应避免重复受伤动作,逐步进行拉伸和力量训练。
扭伤多由关节异常扭转引起,例如踝关节内翻扭伤、膝关节旋转扭伤。损伤后关节周围会出现明显肿胀、压痛和活动障碍,严重扭伤可能导致韧带完全断裂。急性期处理原则与拉伤类似,但需特别注意关节稳定性。踝关节扭伤可使用护踝支具,膝关节扭伤可能需要膝关节制动器。反复扭伤可能造成关节松弛,需加强周围肌肉锻炼。
无论是拉伤还是扭伤,受伤后48小时内都应遵循休息、冰敷、加压、抬高原则。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关节不稳、异常声响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完全断裂。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须避免疼痛加重。日常运动前充分热身,佩戴护具,注意动作规范性,能有效预防此类损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