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通常无法完全痊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坏死的心肌组织无法再生,但周边缺血区域可通过血运重建恢复功能。
心肌梗死后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是关键,发病12小时内通过溶栓或介入手术开通闭塞血管能显著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术后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配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降低再次梗死风险。心脏康复训练能改善侧支循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减轻心脏负荷,多数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心功能可恢复至代偿状态。
若梗死面积超过左心室40%或合并机械并发症,即使积极治疗仍可能遗留心力衰竭等后遗症。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形成室壁瘤,部分需要行左心室成形术。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这类患者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患者需终身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戒烟并控制体重。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情况,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可实现长期带病生存,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