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与一般肠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病因,结肠炎特指结肠黏膜的炎症,而肠炎泛指整个肠道的炎症。结肠炎可能由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感染等因素引起,一般肠炎多与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当有关。
1、病变范围差异结肠炎病变局限于结肠部分,常见于直肠、乙状结肠或全结肠,内镜检查可见连续性黏膜充血糜烂。一般肠炎可发生在小肠、结肠或全消化道,如急性胃肠炎多累及胃和小肠,表现为广泛性黏膜水肿。
2、病因类型不同结肠炎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以及缺血性结肠炎等。一般肠炎多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与食物中毒、酒精刺激相关。
3、症状表现区别结肠炎典型症状为左下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一般肠炎多表现为脐周绞痛、水样腹泻、恶心呕吐,急性发作时可能伴有脱水但较少出现血便。
4、检查方法侧重结肠炎诊断需依赖结肠镜取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必要时进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一般肠炎可通过血常规、粪便常规及培养确诊,多数情况下无须内镜检查。
5、治疗原则差异结肠炎需根据类型选择5-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肠溶片、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重症需生物制剂治疗。一般肠炎以补液、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对症治疗为主,多数1周内痊愈。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结肠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变进展。出现持续腹痛、血便或体重减轻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