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固定头部、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送医等。
1、保持呼吸道: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或呼吸困难,急救时应立即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若有呕吐物或分泌物阻塞,需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辅助设备,确保氧气供应。
2、控制出血:颅脑损伤常伴随头部出血,急救时需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止血。避免过度按压导致颅内压升高,若出血严重,可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松紧度,防止肢体缺血坏死。
3、固定头部: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颈椎损伤,急救时应避免随意移动患者头部。使用颈托或软垫固定头部,保持颈部中立位,防止二次损伤。搬运患者时需多人协作,保持头部与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4、监测生命体征:急救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微弱、心跳骤停等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5、及时送医:颅脑损伤属于急危重症,急救处理后需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途中保持患者平稳,避免颠簸,同时与医院保持联系,提前告知患者情况,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颅脑损伤急救后,患者需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包括头部CT扫描、颅内压监测、药物治疗等。康复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认知训练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咽部异物可通过自行处理、医疗干预等方式治疗。
咽部异物可能与进食过快、误吞异物、咽喉炎症等因素有关。自行处理适用于较小异物,可尝试用清水漱口或咳嗽排出。若异物较大或卡在深部,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喉镜或镊取出。咽喉炎症引起的异物感可通过含漱温盐水缓解。避免强行吞咽或用手抠挖,以免加重损伤。儿童发生咽部异物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送医处理。
日常注意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减少鱼刺、骨片等尖锐食物摄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