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型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种亚型,属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该病主要由遗传突变、环境暴露或放射线等因素诱发,典型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及反复感染。
M2型白血病的发病与多种基因异常相关,其中t8;21染色体易位形成AML1-ETO融合基因是重要分子标志。骨髓穿刺检查可见原始粒细胞比例超过20%,Auer小体常见于胞质。外周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伴随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皮肤瘀斑、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病例有牙龈增生或骨关节疼痛表现。
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流式细胞术检测可发现CD13、CD33等髓系标志物阳性,而造血gan细胞标志CD34常呈高表达。该亚型对含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相对敏感,部分年轻患者可通过诱导化疗联合造血gan细胞移植获得长期生存。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
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接触化学毒物或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建议定期体检。出现持续发热、皮下出血点等症状时应及时至血液科就诊,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